台灣與亞太區域和平的新局勢

20150919兩岸關係與亞太區域和平國際研討會開幕致詞

台灣與亞太區域和平的新局勢

羅福全

台灣安保協會理事長

 

亞太區域如何維持和平,面臨嚴重的挑戰,最近中國在南海的軍事擴張已造成美中衝突的可能危機,美國則希望中國不能片面改變南海現狀才有和平,雙方對峙是上一世紀九十年代,冷戰結束以來,超強國家面臨直接衝突的危機。如何維持台海和平並不是台灣與中國「一對一的關係」,進一步來探討時,就不難認識到台海和平是亞太區域安全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台灣絕非是一個被孤立的國家,最近中國與美國在亞太區域逐步提升對峙,兩岸如何維持台海和平,台灣如何積極與中國對話,使台灣在亞太區域的戰略地位更為重要。

 

  • 美國在亞太區域提升對抗中國軍擴的布局

最近中國在南海區域積極填海造島,宣稱南海是中國「三沙市」。過去一年半,中國進行的大型填海造島總面積增大到兩千英畝。已經造成對周邊國家威脅,也直接挑戰美國一貫堅持南海區域應保持航行自由的主張。

今年七月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哈里斯(Harry Harris J.)公開表示,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的本質就是為了軍事用途,深水港足以停靠戰艦、飛機跑道3048公尺足供中國B-52轟炸機起降,中方下一步將部署對空與反艦飛彈。對此哈里斯堅決明白表示,以美軍戰力將可輕易攻擊這些目標,並指稱美國會動用軍事力量捍衛自身利益,並協助盟邦防衛任何來自南沙島嶼的威脅。今年8月20日美國國防部公佈「亞太海事安全策略」(Asia-Pacific Maritime Security Strategy),提出透過四個面向來維持亞太區域的安全。也就是;

  1. 強化美軍的軍事能力,以便成功嚇阻衝突與威脅;
  2. 與東北亞到印度洋的盟邦及夥伴合作,強化其能力;
  3. 利用軍事外交來建立更透明化的遊戲規則;
  4. 強化區域安全組織,並鼓勵發展更公開且有效的區域安全架構。

這一份報告表示,美國加強軍事佈置不僅止於南海,而是涵蓋從東北亞、東海,包括台灣海峽、東南亞以至印度洋的亞太區域安全。提升美國在軍事上的抑制力量與同盟關係。很明顯的這是針對中國企圖改變現狀的全面性抑制力量。

今年四月,日本安倍首相與美國歐巴馬總統會談發表「美日共同聲明」強調,美軍與日本自衛隊將依「日美防衛新指針」,針對中國在東亞提升軍事緊張,日美強化同盟關係,這也是雙方針對亞太區域維持和平一致的見解。並明文表示,「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任何國家的行動,就是對國際秩序的挑戰。」

美國將與東北亞到印度洋的盟邦,強化夥伴關係。在此之前,面對中國逐年在亞太區域提升的軍事佈署,美國於2012年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公開宣佈再平衡戰略(Rebalancing strategy),表示今後美國在亞洲長期的軍事佈置,未來五年,美國海軍在非美國領土的太平洋艦隊,將增加30%的船艦,到了2020年60%的艦艇和戰機都會佈署在亞太區域。美國針對中國在亞洲的軍事崛起,具有充分的制衡力量。

 

  • 日本新安保法案,以「集體自衛權」的行使,參與亞太區域維持和平的行列

去年日本安倍首相先以內閣決議通過「集體自衛權的行使」,使日本能夠與美國並肩作戰,以防衛日本國家安全。今年七月安倍更進一步即將在國會通過「安全保障關連法案」,這是日本在戰後七十年第一次立法,為保衛日本國家安全可以出兵行使「集體自衛權」。日本此次「安全保障關連法」立刻得到國際上普遍的支持,美國、澳洲、歐盟二十八國、東南亞國協十國,蒙古均公開表示支持。顯然期待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有助於維持亞太區域的安全與和平。

就日本與台灣的關係,2011年9月安倍首相曾應邀以國會議員身分來台北在本協會國際研討會上發表演說,公開表示:「我在任職首相期間內,以重視自由、民主、基本人權和法治等四個價值為外交目標,…日本與台灣是擁有共同價值的重要夥伴」。特別表示日本對台灣的關切是視同民主國家的重要夥伴。今年七月二十九日安倍首相在日本參議院公開表示:「我國與台灣的共有基本價值觀,台灣是我國的重要夥伴」,並強調「安保法案對遏阻中國的擴張主義是有必要的」,台灣海峽的和平安全,也是美日同盟的一個重點。

 

  • 長期以來亞太區域和平建立在「均勢」(balance of power)之下,也就是亞太區域必須「維持現狀」。

目前在南海區域形成中國與美日對峙,可以說是上一世紀九十年代冷戰結束以來,超強國家可能造成直接軍事糾紛的新局面。菲律賓、越南與中國的爭執都受到美國支持,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協國家,都不希望中國填海造島造成改變現狀、破壞亞太區域和平。

亞太區域和平是立足於「維持現狀」,任何單方面改變現狀就是威脅到「均勢」(balance of power)的和平。中國的最近舉動已構成冷戰結束以來亞太區域和平的威脅。

針對中國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美國長期以來依「台灣關係法」,堅持中國不能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今年8月13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柯比再度表示,美國仍堅定承諾要實踐台灣關係法之下的責任。在此之前,今年四月,美國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務卿羅素(Daniel Russel)表示,美國政府會堅持美國對台灣的「六項保證」,其中第四項就是「美國不會修改『台灣關係法』,更重要的第六項保證:「美國不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主權的主張」。這就是美國對台海兩岸關係最明確的立場。

 

  • 台海和平立足於「維持現狀」,這也是國際上被認同的兩岸和平關係

台灣海峽的穩定和平,也是同樣立足於「維持現狀」。民主進步黨蔡英文主席提出「兩岸維持現狀」完全符合美國以及亞太國家對區域和平的基本立場,台灣海峽兩岸維持現狀的和平,就是亞太區域和平安全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台灣更不是一個被孤立的國家。

台海維持現狀,就是中國不得片面以軍事力量威脅台灣,台灣則主張與中國維持和平來往,這就是國際上期待的「維持現狀」。

在維持現狀的情形,中國就是中國,台灣就是台灣,互不隸屬各自主權獨立,台灣就是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這是國際上普遍被認定的現狀。台灣是美國最近所提出的「從東北亞到印度洋的盟邦及夥伴」中的一份子。

去年台灣太陽花運動,更引起國際社會對台灣年輕一代追求民主、追求台灣主體性不附庸中國的認識,去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席捲台灣地方選舉的勝選,也直接影響2016年總統選舉,美國以及許多民主國家都期待,台灣在亞太區域扮演穩定兩岸維持現狀的基本立場。台灣即將迎接一個新的時代。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