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台灣前途憂——對扁宋會的幾點回應

扁宋會的聯合聲明,如同晴天霹靂,震撼了認同台灣的所有本土人士,同時也引發獨派和支持台獨群眾強烈的反彈,數日來持續發燒,迄今未見降溫。

無可諱言,扁宋會的聯合聲明重創獨派及其支持者的心靈與士氣,尤其對數十年來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獨派大老真是情何以堪。茲提出筆者幾點淺見以供讀者參考。一、宋楚瑜說,為化解族群對立,陳水扁和他是最好的代表,因為陳水扁是本省人,他是外省人,兩人和解可讓全台灣都了解,互相尊重才是真正開始……。

認同台灣才是台灣人

台灣在李登輝政權時代已完成凍省,若還有所謂「本省」與「外省」之分,那麼台灣就是一個省,而且是屬於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台灣人能夠接受嗎?歷史告訴我們,台灣自古不屬中國,台灣是屬於台灣人的。而「台灣人」的定義,依筆者的理解即凡認同台灣的所有的人都是台灣人,遺憾的是迄今還有不少不認同台灣的在台中國人。像連戰曾經說過「感謝上帝賜我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現在宋楚瑜在會談中趾高氣昂地說「我以身為正正堂堂的中國人而感到驕傲」,無非是最具代表性的例證。認同的混浠是目前台灣的亂源之一,未知陳水扁總統作何感想。

二、陳水扁說「國名以中華民國為最大公約數」。陳總統應該知道一九七一年中華民國被聯合國驅逐,其代表權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而消滅了。現在台灣使用「中華民國」為國號,不但給中國以「國共內戰」的延續,並以台灣問題屬中國內政問題為口實,併吞台灣,而且不可能被國際社會所接受。如今台灣之所以被孤立於國際社會,除中國的強力打壓外,使用「中華民國」為國號才是重要的原因,殊不知陳總統要台灣人民如何去捍衛國家的安全,如何能夠抬頭挺胸,活得有自信,有尊嚴。

陳總統默認宋的主張?

三、陳水扁說「任何台海現狀的改變,必須獲得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同意」之際,宋楚瑜立刻插一句:「須排除台獨為選項」。站在旁邊的陳總統卻沉默以對,不禁讓人質疑陳總統肯定或者默認宋楚瑜的主張,否則在此關鍵性的議題為什麼不斷然反駁。難怪獨派大老無不怒氣沖天,大失所望,大多數的台灣人民也無法原諒。

標榜台獨黨綱,要終結中華民國的民進黨陳水扁政權,不但不能成為中華民國最後的總統,反而成為中華民國延命的守護神,由此看來,要中華民國安樂死似乎不那麼簡單。

四、陳水扁說「正名、制憲」是自欺欺人。若大家不健忘的話,一九九九年李登輝前總統在任期中提出「兩國論」,二○○○年政權輪替後,陳水扁總統進一步引伸為「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二○○四年二月二十八日舉辦的百萬人牽手護台灣時,陳總統為爭取連任提出正名制憲的訴求。立委選舉前的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群策會舉辦「台灣新憲法」國際研討會,扁李同台致詞時,陳總統提新憲時間表,即二○○六年要透過公投來複決台灣第一部新憲法,二○○八年新憲法正式付諸實施,然而在就職演說卻變成「憲政改革」。上述陳總統反反覆覆的言論,自然備受統獨兩方人士質疑其搖擺\不定,言行不一。

阿扁制憲正名是自欺欺人

陳水扁總統就任以來將近五年間,聽其言,觀其行,不難發現其對國民的承諾許\多沒有實現。尤其有關國家興亡的「正名制憲」議題,竟然以「自欺欺人」一句話來抹殺掉,這對老邁而憂國憂民的總召集人李登輝前總統為首的熱心「正名制憲」運動的政社運團體以及各界人士努力累積的成果一筆勾銷。陳總統這種言行怎麼能不使他們失望,怎麼能不令他們感情上有被背叛之感。

陳總統在三月一日,透過視訊會議與歐盟議員及媒體對話時說,在他剩下的任期中,要將國號改為台灣共和國他做不到,又說,李登輝前總統過去十二年任期沒做到,相信縱使今天總統給他做,他也做不到。對這段談話筆者也感觸良多。(1)國家最高領導人在這種場合,說出自己的「家務糾紛」恰當嗎?(2)熱心努力「正名制憲」運動的人們都瞭解這是長遠而艱鉅的工程,但是必須勇敢去面對,腳踏實地,逐步前進。陳總統現在的處境相信大家都會理解,大家也不會要求總統一步登天,但是,身為國家最高領導人遇到困難就要退縮,恐怕不能使國人信服。。

筆者企盼大家點到此為止,現在我們面臨大敵,「反分裂國家法」即將頒布,我們務必團結一致,共同對抗企圖併吞台灣的中國霸權。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