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回應《台灣國際團結法案》

(本文為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謝若蘭副主席參加「台灣入聯 正常國家,回應《台灣國際團結法案》」記者會之發言內容)

 

2021年4月19日,美國眾議院外委會民主、共和兩黨台灣連線眾議員共同提案《台灣國際團結法案》(Taiwan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ct,H.R.2646)。這是對美國2020年3月26日川普所簽屬《台北法》的修正(《台北法》全名為:The 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保障台灣友邦的保護及加強)。值得注目的是,這個法案針對台灣被排除在聯合國相關組織之外的提案。

 

《台灣國際團結法案》以美國作為國際組織成員之一,應該要反對中國藉由扭曲國際組織的決定、語言、政策或是組織程序以及其他理由來決定台灣地位 (目前尚在提案階段,至4/28日尚未有全文送達)。這與中國在聯合國組織長期佈局產生不當的影響力有關,當新疆維吾爾族受到人權侵害公諸於世時,中國透過2020年3月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公開宣揚新疆反恐成果,更諷刺的是,2020年10月13日,中國甚至成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成員。

 

長期以來,中國以錯誤的「一中原則」而昧於現實地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持續打壓台灣的國際參與,阻止台灣聯合國以及相關機構如,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而《台灣國際團結法案》的提出,一、再次說明了1971年聯合國2758決議文,驅逐蔣介石政權代表中國的合法性,卻未涉及台灣地位歸屬的問題,即使台灣當時處於國民黨這個外來政權黨國戒嚴統治之中;二、台灣不應被排除在國際合作體系之外,以及台灣作為一個國家,被國際承認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除了美國提案的《台灣國際團結法案》以外,日本、加拿大、澳洲等國都正在推動以台灣為名的國際參與。在美國團結台灣,積極合作加入國際組織,台灣除了感謝外國友人對台灣的支持之外,還可以做甚麼?台獨聯盟建議:台灣可以同步朝向與台美建交倡議努力,根據台獨聯盟2020年10月民調,82.5%的人贊成台美建交。

 

制憲正名是台灣獨立建國聯盟長期堅定的立場,而台灣人也必須自己重申這樣的基本主張。在此中國霸權崛起造成國際局勢緊張卻有利於台灣國際地位的氛圍下,我們不能僅以戰略模糊或所謂建設性模糊一筆帶過,而走向戰略清晰,盟邦才會積極協助台灣擺脫不公的國際地位。因此,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呼籲,台灣應該要更堅定地向國際和台灣內部表達以主權國家身分、以台灣為名參與國際組織的意志與決心。

 

2021/04/29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