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目和珍珠──珍珠、魚目、民進黨

林健次◎淡江大學國企系副教授

高雄市議長賄選案還未落幕,民進黨已有揚棄「招降納叛」路線之議。這使我想起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阿卡洛夫(George A. Akerlof) 的「資訊不對稱」理論。買賣之間的「資訊不對稱」理論,乍聽起來艱澀難懂。假如把「資訊不對稱」用東方的「魚目混珠」一詞來比喻,就更為傳神易懂。

魚目和珍珠看起來很像,可是一貴一賤,是兩種非常不同的東西。古人講魚目混珠,說有人把魚目當珍珠賣,消費者因分不清魚目和珍珠而上當受害,只是問題表象的一小部份。表像背後還有一個嚴肅的經濟課題。事實上,假如珍珠和魚目難辨真偽,那麼真正的珍珠被懷疑可能是魚目,因此賣不到好價錢,受害更大。珍珠市場被魚目污染稀釋的結果,消費者只願意以極低的價格購買市面上的所謂「珍珠」。經濟問題的核心是,由於魚目的氾濫,消費者沒有理由出高價去購買分不出真偽的珍珠。真正的珍珠因為和魚目同價,價格太低、不敷成本,供給量減少甚至從市面上絕跡。消費者因此永遠享用不到真正的珍珠!

以上推理雖無甚高論,卻是阿卡洛夫獲得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主要貢獻。魚目混珠的現象,使得一個好的商品的供給量減少甚至從市場消失,消費者的福利和經濟效率受到傷害。在以選舉為主軸的民主政體裡,因魚目混珠而受到的傷害,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珍珠黨變成魚目黨

一個選舉時代的政黨就像一種品牌﹔黨員就像該品牌的一件件商品。好的就是珍珠,壞的就是魚目。黨內的珍珠假如為魚目所混,做為消費者的選民要購買珍珠,得來的卻是魚目,對該黨推銷的所謂「珍珠」當然更為卻步。同時,該黨的真正珍珠也連帶著被披上魚目的色彩,甚至被視為魚目。結果是,真正的珍珠視入黨為畏途,只有魚目對加入該黨有興趣,使該黨成為名符其實的魚目黨。選民最後也公平的對該黨以魚目黨視之。如此一來,不但該黨得不到珍珠黨的優勢,一個真正的珍珠黨也從政治上消失。人民從此少了一個優良的選擇。假如所有政黨都變成魚目黨,那麼選民就失去了所有選擇的空間,政治冷感就是必然的結果。

不同的政黨經營就跟廠商經營品牌一樣,利基、手法、目標、著眼點人人不同。有的人專心經營名牌,有的人致力冒牌,有的人則只顧降低成本,專營雜牌。致力冒牌與專營雜牌的政黨經營的本來就是魚目生意或另有所圖,假如被拆穿出售的是魚目,只是沒有額外利潤,並沒有什麼損失。倒是經營名牌的政黨,一但被識破夾雜著大量的瑕疵品,則商譽盡失,就有淪為魚目黨的危險。以這個觀點去看,民進黨是這次高雄議長賄選案最大的輸家。

短線誘惑與聲譽大賤賣

民進黨的品牌聲譽,是許多民主運動前輩們犧牲生命、青春、家庭幸福,以及背後廣大的無名英雄慢慢建立起來的。不過,也正如許多辛苦建立起來的優秀品牌一樣,民進黨面臨兩大困境。第一、逐利者爭相爭取、利用民進黨的招牌。也就是說,魚目爭相掛上珍珠的標籤,試圖以仿冒的品質,賣到名牌的價位。第二、民進黨權力核心,必須面對是否將前輩犧牲奉獻留下來的資產與聲譽折現,以獲取短線暴利的誘惑。不幸的是,民進黨在這兩方面都處理得相當失敗。尤其是,這兩大內外誘因透過私利交相牽引的結果,使得魚目入黨的越來越多,珍珠願意入黨的越來越少,甚至視入黨為自貶身價,而原來黨內的珍珠因為黨內生態改變,也慢慢質變為魚目。高雄市議長賄選案只是民進黨向下沉淪的冰山一角而已。

民進黨再嚴厲的處分高雄市議會涉案議員,頂多不過是回收被發現的瑕疵品而已,對於挽救民進黨這個名牌的聲譽,效果是有限的。原因很簡單:假如民進黨內的魚目已越來越多,那麼大量瑕疵品的存在已是事實,有沒有被挑出來法辦、回收只是其皮毛而已,絲毫不影響其瑕疵品充斥的本質。這一點選民終究會看穿的。因此,民進黨必須做的是,正本清源的好好思考如何解決上述把民進黨「魚目化」的兩大誘惑。民進黨應該思考如何不讓魚目混進黨裡面來,如何防止黨員為了私利把魚目引進來,以及如何防止黨員本身為了權力與利益而急速的魚目化。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營造黨內的生態,讓珍珠在黨內有成長的環境,讓魚目在黨內沒有生存的空間。

作者是民進黨的「黨外」人士。對民進黨的隱憂,只能從外在做理論性的推演。關心民進黨的「黨內」民主運動人士,對於如何防止民進黨的魚目化,當然有更貼切、更接近實務面的看法。但是,即使從外面看,我們都可以看得出來黨員入黨的條件的浮濫,人頭黨員,公職提名辦法、尤其是不分區立委的提名辦法,已經成為民進黨魚目化的核心機制,不徹底翻修似乎抵擋不了民進黨魚目化的惡劣趨勢。

讓台灣人民有所期待

民進黨是台灣幾十年來民主運動的具體成果。所以,從比較廣的觀點去看,民進黨的沉淪或提昇並不只是民進黨的家務事。把一個珍珠黨變成魚目黨,民進黨的權力核心與主要派系,在道德上是要向民主運動前輩及台灣人民負責的。

假如民進黨全盤魚目化了,那麼台灣就多了一個魚目黨,就少了一個人民可以信任的黨。台灣人民只有被迫在爛黨之間做選擇。台灣人民失去選擇空間的結果,就是對政治的厭煩與冷感。假如台灣人民認為,民主政治只是魚目們利用民脂民膏所做的權力與利益遊戲,那就不能怪台灣人民對極權政治產生幻想。對集權政治幻想氾濫的結果就是台灣前途的末路。這是處心積慮要併吞台灣的對岸所最樂見的。

魚目是台灣民主與前途的最大敵人。我們期望民進黨扭轉該黨魚目化的趨勢,也期望其他政黨「去魚目化」,造成優質的競爭,讓台灣人民有更多選擇的空間,對民主與前途重燃信心。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