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獨立建國聯盟】於今日(5月9日)記者會中,針對眾所矚目的新任總統蔡英文5月20日就職演說,呼籲謹防陷入中國的「交心」戲碼及「中國內戰遺緒」的框架,在就職演說中,以台灣民意為依歸,堅持民主體制與自由、人權的價值,和追求區域和平、參與國際社會的決心,以此傳達台灣人擺脫中國對台灣的箝制、「維持『台灣走向獨立』現狀」的意志。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指出,台灣要求政治人物必須就對中關係表態或提出所謂「論述」的慣習,本質上乃是中國對台灣的制約,在設題時即已隱含中國優於台灣的不平等前題。中國拋出「九二共識」、或「兩岸一家親」等各種蘊含「一個中國」意義的詞彙,意在塑造一個容許範圍,使台灣政治人物自行選擇如何自我框限,或在選擇過程中,讓某些人產生「已抗拒中國壓力」的幻覺;但其實仍是順著中國的心意。 此外,「中華民國體制」已經質變為中國用於反台獨的工具,不再是中國亟欲消滅的對象。蔡英文準總統的就職演說,即使以「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現狀論」作為其對中關係的基調,仍是將台灣鎖入中國內戰遺緒及中國設定的框架中。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認為,蔡英文準總統應以民意為後盾。年初的大選及近期的民調,都明確展現出台灣人對獨立自主的希求。面對中國壓力,蔡英文準總統無需再因循在就職演說中強調對中政策的故例,而是應以回應民意,堅持捍衛自由與人權的價值,以及呼應國際社會對於台灣維持民主體制、謀求區域和平的期望等要素為主軸;展現出帶領台灣脫離中國箝制,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的企圖心。唯有如此,蔡英文準總統才有可能實現其「維持『台灣民主、主權獨立、追求承認』現狀」的政治承諾,台灣也才能繼續前進。

陳南天│台獨聯盟主席 發言稿
歡迎各位記者女士先生們及各位貴賓。5月20日蔡英文總統就職典禮將發表就職演說。這個就職演說將是世界各國及國內全民的注目,更將成為台灣前途的里程碑。台灣獨立建國聯盟長年以來關心台灣的國家定位及前途。我們召開這個記者會是要提醒各界,台灣人民在歡歡喜喜迎接新政府來臨的時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以及馬英九為首的中國統—集團,正向新政府施加壓力,要將台灣繼續留在其親中、依中、靠中的路線。
也提醒新政府在絕大多數人民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將來更進一步想要建立自己的國家的現在,正是對內外表達脫離“一中”框架的時機。只有正確的表達台灣人的意願,擁有共同自由民主價值的世界各國,在需要時向台灣伸出友誼的援手。4年後,現在的國中生將成為18歲,並可能擁有投票權,更是“天然獨”的生力軍。台灣要建國,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新政府的“治國者”應維持“台灣走向獨立”的現狀,為“建國者”打造一條建國的康莊大道,這是我們對蔡英文總統的期待。


林宗正│牧師發言稿
標題:惟願建立一個「強者公正 弱者安全」的國家
在國家主權方面長老教會一向主張台灣應建立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沒有國家主權的絕對獨立,人民就沒有長治久安的安全可言。對中國,台灣應以國與國對等關係進行互動,不該被中國矮化、打壓,可持續民間交流,但是在運動比賽、各種國際競賽活動中,台灣的國格不容踐踏。對美國,要善用台灣戰略地位,而非對美國唯命是從,要讓美國知道台灣能牽俄制中的重要性,美國應給予台灣最大的支持與相挺,尤其是讓台灣國家獨立性越完整,越能成為中國民主化的標竿燈塔。
對日本,台日民間互存好感的情誼下,台灣更應該深化台日在國家各層面的合作與互動,對最近捕魚權的緊張關係,應力求與日本有更善意的溝通,最好能簽訂漁業互惠協議,不再是「默契」,而是台日聯盟陣線的確立,讓彼此了解共同面對中國欺壓才是首要當務之急。對東南亞各國,台灣要加強南進政策,擺脫經濟對中國的過度傾斜,甚至要與東南亞國家建立更緊密的經貿合作網絡,使台灣企業有另一條可長可久的活路。 勸勉蔡英文整府,面對中國要堅定立場,不畏恐嚇。面對美國要不卑不亢,讓美國清楚台灣是最好的盟友,不是跟班小弟。與日本要更努力使彼此成為真正的兄弟之邦(而非與中國)彼此合作,其力斷金。與東南亞各國,強化經貿交流,如此才能避免中國合縱連橫,讓台灣陷入被四面包圍的危機。

沈清楷│輔仁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發言稿
就國際現狀而言,台灣是一個「事實上」獨立的國家,現實的中國從來沒有實質統治過台灣。因此,中國當局片面提出「台灣自古屬於中國」,只是為了併吞,而創造出來的歷史假象;「血濃於水」的膚淺民族主義修辭,忽略了起源的多元性(系譜性),而停留在封建父權思想,缺乏現代國家應有思考。在台灣新政府執政之際,中國正無所不用其極,企圖以「威脅創造友誼;藉打壓博取信任;以屈辱取代和諧」,都是對兩國未來發展相當不利的作法。中國必須體認到,民進黨的完全執政基礎是「台灣人民的意志」,不是中國的意志,台灣民意才是台灣未來執政黨最大的支撐與正當性的來源。
一旦蔡英文迫於壓力接受了「不存在、虛構的九二共識」,會將自己框限在「一中架構」、「國共內戰」史觀中,轉而延續馬政權「維持『朝向被統一的』現狀』,捨棄台灣民意,才會讓蔡政權「地動山搖」。 2016蔡英文新政府執政,雖然,我們都知道蔡英文總統承受美、中的壓力極大,但是 所有的思考,都應該重新回歸民意,並重新省思,政治人物「獲得權力,是為了捍衛價值」,是在政治折衝中捍衛價值,而不是為了獲得權力妥協價值。如果蔡英文「維持現狀」的創造性模糊,是為了幫台灣留有更大的空間,那麼,就要朝向「更積極、更具有普世價值」的方向去:在捍衛主權的立場,對內,向人民宣示「維持『台灣民主多元』的現狀」、「維持『朝向落實轉型正義與分配正義』的現狀』;對外,向國際宣示「維持『台海安定的』現狀」。只有心中堅持「維持『台灣走向獨立的』現狀」(不滿足「事實的國家」─政治實體,追求台灣要「法理上的國家」─國際承認),才可能抵抗各種國際或內部壓力,為台灣下一代創造空間,才是台灣政黨輪替的意義,為邁向台灣追求自主獨立的下一哩路而奮鬥。


標題:人民的核心利益就是新政府的後盾 張葆源│台獨聯盟副秘書長 發言稿
面對台灣的新政局,中國變成全球最焦慮的國家,並不令人意外。大選結果底定後,中國的施壓力道逐步升高,從縮減觀光客人數、停止虱目魚契作、與甘比亞建交、電信詐騙犯遣送中國,到逼迫台灣代表退出鋼鐵會議、勸阻美國國會議員出席蔡總統就職典禮等,其手法既精準又綿密。日前,世界衛生組織又淪為「一中原則」的傳聲筒,中國的焦慮之情顯露無遺。這一連串動作,既限縮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又威脅農漁民和旅遊業生計。然而項莊舞劍,全都指向即將上台的民進黨政府。施壓,向來是中國遂行政治意圖的工具,只要能達成目的,北京從不手軟。4月底,澳洲宣布法國DCNS集團取得12艘新潛艇訂單,原本志在必得的日本深感錯愕,正是中國防堵日澳軍事合作的結果。可見,施壓是中國政府操作國際政治的SOP,台灣與各國的差異,只是受壓密度最高而已。
五二○之前,「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的壓力勢將接踵而至。我必須強調,這些政策從未取得人民授權的正當性,新政府完全沒有義務加以繼受。況且,1992年的香港會談,目的在於討論「公證書使用」及「掛號函件」等事務性議題,主權問題並非協商之列,當時中國堅持納入「一中原則」,李登輝政府至少虛與委蛇,並未落入圈套。然而,馬英九政府接受「九二共識」,等於俯首迎合北京「兩岸都堅持一中」的政治邏輯,把台灣推入險境。話說回來,九二會談未經國民授權就觸及主權議題,本質上就欠缺法律和民主程序的正當性;會談既無正當性,向壁虛造的「共識」又怎能代表台灣人民的集體意志?「九二共識」只是馬政府上台後,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私相授受的交換籌碼,絕非台灣人民的共識!況且,國際政治縱有諸多談判籌碼,但主權從來就不是。馬政府未經人民同意就和中國達成涉及國家前途的共識,更是蔑視國民主權的輕率作為!我必須重申,新政府沒有義務承接毫無正當性的政策,因為:一、併吞台灣的「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從來都不是台灣人民認可的原則與共識。二、主權是台灣人民的核心利益,只有人民的集體意志才能處理主權議題。三、任何政府的政策,都必須順應台灣人民的核心利益。最後,我相信,體恤民意的蔡總統必然可以站穩立場,因為人民的核心利益就是新政府最堅實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