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聯盟的故事】3F費城五傑 – 陳以德

作者:劉重義

陳以德1930年出世於澎湖馬公,三歲時因老爸到東京讀 醫學 院,全家移居日本。1938年才遷回台灣,被送到專門互日本孩子受教育的台南南門小學校。因為生活環境的關係,日本語一直是他細漢時陣的 主要語言。1942年父母才鼓勵他進台灣人讀的台南二中,交台灣人朋友,也開始對他講台灣人抗日的歷史。

1948年高中畢業,陳以德在老爸堅持的醫科和個人興趣 的政 治系爭執中,以進台大法律系妥協。他大學課外時間拉小提琴,並組一個交響樂團,擔任指揮。1952年台大法律系畢業後,屬於第一期被抽調 的「預備軍官」。在鳳山受訓期間,碰到蔣介石生日,他還特別組了弦樂團演奏,向蔣介石致敬。

陳以德在服役期間就考取律師執照,卻決定繼續深造。 1954年, 在林榮勳的協助下,他取得賓州大學的入學資格,攻讀國際關係。他辦理留學出關的保證人是老母的表妹「省議員」梁許春菊和「省議會議長」黃 朝琴。很堅實的中國黨關係。

初到費城那天,林榮勳接陳以德回住處,隨即對他細數蔣介 石在 台灣的暴政罪行。一個少年人,突然接觸到真多從未思考或經驗的言論和觀點,頭殼內出現了錯綜複雜的是非曲直。他為了追求實情,和林榮勳展 開激烈的辯論到深夜。最後,他以困惑的神情問講:「難道蔣介石對台灣無做過一件好事嗎?」「無!絕對無!」林榮勳斬釘截鐵地回答。當 晚, 陳以德澈夜難眠。

陳以德的走向革命,後來並長期領導台灣獨立運動,突顯了 當代 進步的台灣青年的覺醒,更證實台獨思想在當時已經漸漸成長,夠額激發一場偉大的政治運動。

3F成立半年後,楊東傑回台,盧主義轉到明尼蘇達州立大 學讀 政治,留在費城的同志工作負擔相當沉重。1958年3F改組成UFI,基本上仍停留在秘密社團的階段。到1961年的二二八,陳以德才以UFI主 席的身份,在紐約召開記者會,正式公開台灣獨立運動的活動。該年8月初3,陳以德發動了北美洲台灣人第一次歷史性的示威。在紐約聯合 國大 廈前,向來訪的「偽中華民國副總統」陳誠嗆聲,把台灣人的意願公諸於世。參與的人數雖然很少,却吸引了美國傳播界的重視,獲得了大幅的新 聞和電視報導。

陳以德是後來UFI最重要的經營者。在當時艱難的環境下 宣傳 獨立運動,若無堅強的鬥志,實在難以繼續落去。陳以德把辛苦打工賺來的錢,用來宣傳台灣獨立的思想,個人在時間和金錢上付出相當大的代 價。1963到1964兩年間,在他的手裡出版了三期印刷精美的《美麗島》(Ilha Formosa),互國際社會有相當好的質感。

1965年5月,廖文毅變節回台投降以之後,蔣政權動用 真多 親情和威脅利誘,要陳以德放棄台獨運動並回去台灣,他真堅決攏無動搖。

展現台獨團結力量的「全美台灣獨立聯盟」(UFAI) 1966年在費城成立。陳以德被選為第一屆主席。正如他在重組後第一期《福爾摩沙通訊》(FORMOSAgram)所寫:「台灣獨立 運動 的龍骨並沒有因廖文毅的變節而折斷,在北美洲的台灣獨立運動也沒有因此消散,相反的,我們克服了短暫的挫折,聯合得比以前更堅強!」

革命的火炬在1967年傳給新的一代。陳以德退隱在俄亥 俄州 鄉間教書到退休,默默關心他曾經付出青春心血的台灣獨立運動,到今日攏無失去向望。

(圖為左起:楊東傑大妹楊瓊姿,楊東傑、李國璿、陳以德,及林榮勳合影於費城。1954)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