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3/28
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許世楷,歡迎收看台灣廣場。
對我的經歷來講,我在台灣廣場所講的,會很多關係到日本的政治。
看日本政治,我們會有很多人想要用台灣的常識去理解,有的事可通,但是很多會發生誤解。我們有需要知道他們的基本政治制度,才會有正確理解。現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制度類別,大約兩極有總統制像美國,另外一邊是議院內閣制像日本,中間有很多變化形態,台灣的政治憲法規定是半總統制,實際政治是屬於總統制。所以不管立法院的議席分布,選上總統的政黨就是執政黨;日本即,選舉在眾議院得到過半數席次的政黨或政黨聯合,才是執政黨。
日本的議院,立法機關的國會是兩院制,有眾議院與參議院。眾議院議員總額480個,任期4年,但遇到解散就到期;參議院議員總額242個,任期6年,每3年改選半數。
法案原則上須要經兩院各過半數通過,但有眾議院優越規定,預算、條約、首相選舉這三項不論參議院的決議,最後以眾議院的表決看做國會決定。其他法案雖然參議院反對,若再經過眾議院三分之二通過,即看做國會通過。
受國會選出的首相,是行政機關首長,由其任命大臣組織內閣。首相若在眾議院受到不信任案決議,必須率內閣總辭職或解散眾議院實行選舉;首相有隨時解散眾議院的權利。
2006年安倍晉三第一次就任首相以後,六代首相任期都在一年左右,致引起日本政治混亂,主要原因是執政黨在參議院不能掌握過半數,叫做扭曲國會,法案不容易通過。
今天我先講到這裡,感謝恁的收看,我們後禮拜同時間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