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囿於意識型態

許世楷◎台灣文化學院院長

幾天前,副總統呂秀蓮言及於台灣地位未定論,引起部份立法委員強烈質疑,陸委會主委蔡英文說明目前政府是認為:「台灣地位屬於中華民國所有」。

分裂國家論

蔡英文的說明也是國民黨政權一向的主張,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大戰後的中華民國=中國佔領台灣,是法上有效地將台灣從日本領土變更為中華民國=中國領土。

之後,一九四九年十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原來的中華民國=中國分裂為在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各自擁據自己的「一個中國」,互指對方為應該被消滅的叛亂團體。

至去年七月李登輝政權表明1991年「中華民國」修憲,是承認原來的中華民國=中國分裂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兩國;並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管轄過台灣,所以無權過問台灣。其實,若是認為台灣已經在一九四九年分裂前就法上有效地變更為原來的中華民國=中國的領土,亦即等於承認台灣問題已經國內化。所以法理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可以主張台灣是其未解放的領土,「台灣地位屬於中華民國所有」的弱點之一亦在於此。

國民黨政權主張中國目前分裂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國家。但是我們看到分裂國家的實例,東西德、南北韓是由互相承認對方的主權,同時加入聯合國起步,前者後來合併為一國,後者現在要舉行高峰會議談判。另一對分裂國家南北越即互相一直不承認,戰到一方的南越滅亡為止。就是說,分裂國家的初步安定在於互相承認對方的主權,同時加入聯合國。但是很清楚的看得出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絕不可能承認「中華民國」的主權。

台灣地位未定論

台灣地位未定論是認為: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是和平條約的預約,中華民國進駐台灣是根據盟軍統帥麥克阿瑟的一般命令第一號,只是佔領的性質。後來舊金山和平條約僅規定日本放棄台灣,而沒有提到放棄給誰;日本、中華民國和平條約以及日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平條約也都沒有提到放棄給誰,即預約在訂定本條約時沒有實現,台灣放棄給誰沒有明訂,所以台灣地位未定。

此間,佔領台灣的中華民國一九四九年失去母國,成為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但是一九七一年聯合國總會以二七五八號決議文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中華民國代表權。延伸解釋之,即認定中華民國已經滅亡,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中華民國,這個看法普遍於國際社會。

國民黨政權推行「中華民國重返聯合國」,即主張原來的中華民國分裂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在台灣的「中華民國」,而一九七一年處理原來的中華民國代表權時,全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是忽略「中華民國」的措施,所以要求聯合國回復被忽略的「中華民國」部份的代表的權利。七年來每年由一些邦交國在總務委員會提出此案,都被否決不能成為總會議案,可見「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被接受的程度極低。居然「台灣地位屬於中華民國所有」在國際社會被接受度這麼低,又有可能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領有台灣的藉口,我們為什麼還要主張它?

新生國家論

筆者認為不應該繼續採取上述分裂國家的理論,筆者認為應該採取台灣國際地位未定論,但是加上主張經過一九四九年數十年來事實上的國家獨立=一定的人民集團、一定的領土、事實上只是管轄台灣的政府,台灣已經成為一個事實上的獨立國家。在國民主權潮流滔滔的這個時代,日本放棄的主權應該解釋為由台灣人民所接受。一直到現在台灣只是事實上的獨立國家,不能普遍被國際社會認定為是法上的獨立國家,最大的原因在於當局者仍自稱是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是滅亡的「中華民國」這一點。只要我們能夠廢棄「中華民國」的虛構,我們就可以很快成為法上國際社會公認的獨立國家。

過去七年來我們在聯合國=國際社會主流,用「中華民國」走不出去,乘此政權輪替之際,是否應該檢討新方案?不要因為囿於過去的政治意識型態而犧牲台灣人民的利益。一九七一年「中華民國」代表權發生問題時,美、日曾經要以台灣讓我們在聯合國得到席位,卻遭遇當時國民黨的「漢賊不兩立」意識型態的固執,台灣遂沒有參加聯合國,因而犧牲台灣人民的安全,是我們應該做為前車之鑑的。

何妨改試適用採取台灣地位未定論,加上主張數十年來台灣已經形成一個事實上的新國家。不再由他國提出分裂國家之一的「中華民國重返聯合國」,而由自己以新生國家「台灣」的資格提出申請加入聯合國。

第一、我們使用上述理論以新生國家「台灣」自居,即可以主張「台灣」的成立始終與中國無關,也就可以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管轄過台灣,所以無權過問台灣。第二、採取分裂國家=「中華民國」時,需要對方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才走得出去,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的比重佔百分之一百。若是採取新生國家=「台灣」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的比重和其他世界各國一樣,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的比重降為二百多分之一。孰者有利益於台灣人民至明。

據報載:「蔡英文向立委表示,新政府在處理兩岸議題上沒有意識型態的問題,只有實用性問題,這也是新政府很重要的政策方向」。這正是筆者所希望於新政府的,上述台灣地位未定論、分裂國家論、新生國家論,我們不要被囿於過去的意識型態,必須都先以台灣能在國際社會生存下去,這個實用性來衡量其得失。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