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乾旱對台灣的啟示

陳信雄◎台灣大學森林系主任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七月一日報導,中國正遭受二十多年來最嚴重的乾旱,範圍遍及十七個省份,時間也持續一百多天,不僅華北與西南等廣大地區的農作物在乾裂田地中枯萎,各大都市緊急限制用水,連河流也變成塵土覆蓋的溝壑。此外北京政府除了積極進行人造雨之外,還動員百萬工人臨渴掘井,中國日益惡化的水資源匱乏現象,更有引發因搶水而發生暴動的危機,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壓力下,筆者早日要求政府及國人應正視水資源匱乏與惡化的問題,大陸的科學家也指出,中國的河川、湖泊皆受到污染,半數以上的人民喝的是遭到污染的水,台灣在此三十年來,從汞污泥事件到工業廢棄物,都市污水和化學廢料,工商的發展,居民成了代罪的羔羊,外匯存底的節節上升,又何嘗不是犧牲國民健康的代價。

自從水利單位推算出,公元兩千年台灣總需水量兩百億噸中,農業用水佔七十%的一百四十億噸,這種錯誤的訊息,頓使政府決策者斷言,農業為高耗水低產值的產業,要立即釋出農地,要使台灣的農業萎縮,而專助於工商業的發展。其實真正用於水稻田的農業用水,不過八十億噸,其餘約六十億噸,是被高山茶、檳榔以及山坡地之濫墾所耗盡。最近阿里山以及附近遊樂區的嚴重缺水現象,可為殷鑑。沿阿里山公路,從海拔一百公尺到一千二百公尺的檳榔林,一千二百公尺到一千八百公尺的高山茶,一千八百公尺到二千二百公尺的高冷蔬菜,二千二百公尺以上的山葵,正完全取代了昔日山明水秀的阿里山原始林相,阿里山的地下水位,也在這十年來從四、五百公尺下降至一百八十公尺以下,姊妹潭的長年乾涸,遊樂區公廁因缺水而關閉,每年十月到翌年五月河溪的乾枯,只要八個月連續不雨,曾文水庫蓄水量減到十分之一的七千萬噸而已,日月潭的水位更是讓人擔心。其他如澎湖、金門造林無法如願,在在皆因地下水的持續下降,造成水資源匱乏的惡性循環,政府若不及時正視此間題的嚴重性,一味的以興建水庫來解燃眉之急,無異殺雞取卵。大自然的浩劫,台灣的沙漠化將是時間的問題。呼籲政府官員,台灣走透透,不僅是在平地探訪民間疾苦而已,應走到海拔五百公尺以上,看看癩痢的山頭乾涸的水源,想想如何向子孫交代?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