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安保通訊第11期出版說明

【出版說明】

 

自2000年5月起,民主進步黨執政八年,中國國民黨杯葛軍購,無法在軍備上汰舊換新;其影響,遠者使國防上的安全保障堪慮,近者飛機頻頻失事,馬英九身為總統,竟然無視於這種因果關係。

馬英九在去年5月就職,旋即派國安會祕書長蘇起赴美,要求奧運(在8月舉行)結束前,暫緩對台軍售。如果依照正常的外交運作,反而是要利用奧運的機會軍購,纔是維護國家利益的外交行為。依照中國的戰爭理論,有所謂「軍事的戰爭行為」和「非軍事的戰爭行為」;外交是屬於後者,是要站在第一線以非軍事行為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但馬英九卻以「外交休兵」,放棄國家主權。

本期的安保通訊,以國防與外交的議題為主軸。陳國雄先生的「台灣的安全守得住嗎?」一文主要是介紹歐漢龍(Michael E. O’Hanlon)的文章並加以申論;討論中國侵略台灣可能發生的狀況,諸如飛彈來襲,以及空軍、海軍船艦、兩棲登陸作戰、化學武器、空降部隊以及漁船團(即中國視為「第二海軍」)等來侵的可能性。

鄭欽仁教授「外交休兵」一文是發表於今年5月2日「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主辦的「馬政府外交休兵傷害台灣國家主權」座談會上,事後以「後記」加以補充。

本期的「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專輯」是選自今年5月9日世界台灣人大會與台灣國家聯盟共同主辦,而以「國家安全與主權外交」為題,發表的意見。其中,蔡同榮立委的致詞是陳國雄先生整理的。張旭成、蔡明憲等兩位先生演講雖有「大綱」,其內容仍由陳國雄先生費心加以整理。另外,許世模與章家敦兩位先生的論著也是在會議上發表的文章。章家敦先生以一個外國知名的評論家,體會我們面臨的種種困境,鼓勵我們、尊重我們;國人不應妄自菲薄,應體認建國的尊貴與榮耀。還有,本通訊可以順利刊載此專輯內容,得力於李邦孚先生之協助,特此感謝。

一年以來,馬政府口口聲聲說要振與經濟,理應努力與各國協商,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但馬政府只鎖定與中國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實際上是任由中國圍堵台灣的經濟而陷入「一個中國」政策的政治陰謀。馬的一意孤行,無視於中國內部社會與經濟現狀的混亂,故本期刊載「不要讓中國拖垮台灣」一文,希望國人正視中國內部的混亂,以免與中國膠著,成為祭壇上的犧牲品。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