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安保通訊第38期前言

本期刊載日本防衛研究所公佈《中國安全戰略報告2016-擴大活動範圍的人民解放軍與其戰略》,關於中國的軍事和安全保障由該所的所屬研究人員從長期觀點分析應當關注的事情,對外廣泛提供。2011年3月以來,各年度公佈1期日文、英文、中文版報告。該報告受到國內外研究機構和媒體高度關注。防衛研究所根據本報告所提出的分析,日本相關單位經常引用作為加深包括中國與各國、各地區研究機構和相關人員的交流對話。

作為第6期的《中國安全戰略報告2016》,內容針對就區域安全保障產生重要影響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空軍、第二炮兵(2015年12月底改編為「火箭軍」),分別探討其基本戰略以及為了實現該戰略的具體軍力增強動向。並在此基礎上,就人民解放軍對東亞安全保障產生的影響以及上述各軍種的聯合運用動向進行分析。截至前期為止,按照《中國安全戰略報告2014》(2015年3月發佈)的方式,原以日本的會計年度表示,但本期改以發佈年度的方式,標題為《中國安全戰略報告2016》,特此說明。

此外,本協會長久以來透過編譯刊載如《中國安全戰略報告2016》等各國在安全保障領域的分析報告與官方文書,以及藉由年度舉行的國際研討會,邀請國際上對安全保障領域研究卓著、或國際關係的意見領袖與會,提供其寶貴意見與看法,無非期盼能夠加深無論是政府相關部門或者是民間相關研究機構,對台灣的安全保障政策進行深度討論,提出可行意見。此舉不單是對台灣自身與中國在安全保障領域的對話與交流的基石,提供微薄淺見,更是期盼對亞太區域安全保障的對話與交流作出些許貢獻。面對台灣政權輪替在即,中國逐漸釋放打壓台灣的小動作,企圖迫使新政權必須接受中國對於台灣單方面的諸多不合理要求,尤其是國家認同。台海兩岸的議題不僅只是台灣與中國一對一的關係,深受國際環境引響,安全保障的領域更不待言。

未來的亞太區域能否實現穩定和繁榮,取決於中國將推行如何的安全保障政策。區域內各國所希望的是,中國停止以武力為背景改變現狀的嘗試,成為維護既有安全保障秩序的大國。為此,理想的亞太未來前景,地域各國之間應加深共識,進一步加強包括美國、中國在內的亞太區域諸國相互對等對話機制,構建和運用雙邊或多邊機制,努力推進與中國的安全對話更形重要。

編輯部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