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馬政府國防政策之觀察

蔡明憲
前國防部部長

【書面大綱】

一、 台灣國防戰略大方向

(1)確保台海和平及穩定

(2)臺灣主權及國土防衛

(3)保護人民生命及財產

二、 對馬英九政府國防政策(QDR)的回應

(1)全募兵制 VS. 徵募兵並行?

(2)決戰本土 VS. 決戰境外?

(3)如何落實「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的戰略?

(4)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建立的先決條件?

三、 政策建議:邁向台灣國防自主及全民國防

(1)強化軍隊國家化

(2)強化三軍聯合作戰的能量(C4IRS)

(3)建立「有效嚇阻」的武器及投射系統

(4)推動台灣國防及民間產業結合

(5)強化亞太區域共同防衛體系(美.日.台等共同防衛合作)

(6)強化台灣全民國防及心防

 

【口頭報告內容】

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是從馬英九政府的國防政策,來看台灣未來國家安全的影響。做一個台灣國的國民、一個百姓,我認為台灣國家安全、台灣國防戰略大方向的目標有三項。

第一項,確保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

第二項,確保台灣的主權及台灣國土的完整。

第三項,確保台灣人民的生命、財產和福祉。

在民進黨執政的2000年到2008年5月20日這段時間,至少我們堅守這三項國防戰略重要的方向與目標。在去年2008年1月至3月,當台灣在準備總統大選的時候,我們國防部得到的情報指出,中國準備在某種條件與環境之下,要對台灣實施有限度的戰爭。我們獲得的情資顯示,如果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和蘇貞昌當選,而且如果台灣加入聯合國的公投案通過時,他們就認為台灣要改變現狀,有可能要走向法理上獨立的國家時,他們真的有可能要片面封鎖台灣海峽,包括要封鎖金門與馬祖靠近中國海岸的海域。同時,美軍太平洋總部也曾經公開這些資料,與我們獲得的情資幾乎完全相同。所以美軍太平洋總部指出,從去年2月中旬到5月中旬總統政權交替的期間,是台灣海峽最大的危機。由於這種關係,所以我有機會在國防部服務的這段時間,真的是我們全軍全心全力固守崗位,確保台灣海峽沒有戰爭,確保台灣人民的生命財產與土地的完整與防衛。

我記得在今天的Keynote-Speaker章家敦博士有提到,當前台灣海峽的軍事平衡,已經漸漸向中國傾斜了。換言之,台灣的兵力與戰力慢慢地對台灣不利了。我簡單的提出一些數據來知己知彼,我們才能夠知道台灣應當如何做。馬英九宣佈的「四年期國防總檢討」(QDR),也就是未來四年馬政府的國防政策,到底會產生什麼危機?然後我要向大家報告,未來台灣的國防政策的目標和方向何在?到底我們可以做什麼?

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台灣威脅最大的就是飛彈。我們得到的情資顯示,至兩個月前為止,有大約1,400枚飛彈針對台灣,其中最大部分是東風十一型和東風十五型短程彈道飛彈,射程約在300公里到800公里之間,另有東風二十一型飛彈,射程約為1,650公里以上。除了地對地飛彈之外,中國的飛彈也可以裝設在驅逐艦及潛艦上,代號是東海10號巡弋飛彈,射程為1,800公里。所以中國的潛艦航行到太平洋海域時,可以從那個位置射擊1,800公里的目標。

因此,數日前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上將(Admiral Michael Mullen)公開指出,第一、中國在這三、五年內集中發展空軍和海軍的實力;第二、中國的軍事發展,以前是針對台灣,現在已經超越台灣、琉球這個第一島鏈的範圍,已經針對美國及美國海外的軍事基地,包括關島和夏威夷的軍事基地;第三、未來美國的國防政策,要與世界各國尤其是太平洋地區的盟邦,包括日本、韓國、菲律賓、澳洲等國家(沒有提到台灣)共同合作,來應付中國軍事擴張所產生的軍事威脅。

剛剛我提到中國對台灣的最大威脅就是飛彈,飛彈也同樣對美國和日本造成威脅。另外,中國人民解放軍對亞太地區的威脅,就是大約有近100艘的潛艦。他們三年前向俄羅斯購買基羅級(Kilo)潛艦;也有自製商級核子動力潛艦,這種動力潛艦可以在水下潛航一、兩個月無需浮出水面換氣,能夠潛航至夏威夷;也有自製的元級和宋級傳統動力潛艦,這些潛艦不只在黃海和南海等近海出沒而已,大約三年前已經穿越第一島鏈,到達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關島(Guam)約200公里的海域附近,這對美國也是一個很大的威脅。所以今天章家敦博士談到,防衛台灣確實是在防衛美國的安全。過去我向美國國防部的官員談到這一點,他們似乎都聽不進去,但是今天一個對事情有全盤了解的美國人,確實體認到這一點,為了對付中國軍事擴張所帶來的威脅,台灣的安全與日本和美國可以共同合作,形成一個最大而有效的共同聯合防衛線。

此外,馬英九上任約一年以來的國防政策,我認為會弱化並影響到台灣的國家安全以及軍事的戰力。

第一項,馬英九的國防政策,在QDR(四年期國防總檢討)當中提到,他們只要強化和確保台灣本島防衛的軍力,對於台灣海峽的空優和海優,他們認為是secondary(次要的),不是最重要的。換言之,過去民進黨的防衛戰略一直在強調,要對付中國的軍事行動,在台灣海峽的海面和上空就必須開始防衛作戰了,也就是要「境外決戰」。因為如果讓解放軍登陸,到了海岸上、淡水、苗栗等,這個仗我們就不必再打了。所以在民進黨執政的八年期間,我們一直在強調如何加強空軍和海軍的實力,同時兼顧強化陸軍、確保台灣境內安全也是很重要。在這方面,馬英九政府和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在數月之前邀請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副教授威廉莫瑞(William S. Murray)來演講:如何確保鞏固台灣本土防衛的問題,因此我們比較擔憂空優和海優的劣勢面而影響台海的安全。有關威廉莫瑞的報告內容,主持人許世模兄在大會手冊第40頁有很好的說明,請大家參考。

第二項,馬政府過去一年來,甚至我相信未來也會一樣,國防預算會愈來愈少。去年我們的國防預算是105億美元,今年2009年則是106億美元。相對於中國,去年有57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約為台灣的5倍;中國公布2009年的國防預算是720億美元左右,約為台灣的6倍。所以,台灣與中國之間的軍事平衡才漸漸向中國傾斜,理由就在這裡。由於馬政府的國防預算減少,所以我認為如果我們要向美國買F-16C/D,另外要向美國採購8艘潛艦,甚至我們自己要發展短程飛彈、雄二E型巡弋飛彈,這些武器系統可能會暫緩甚至放棄,這是我們擔憂的地方。

第三項,我要向大家報告的是,剛剛黃昭堂主席提到的,馬英九在競選期間的政見,主張放棄「徵募並行」的兵役制度,五年之後要實施「全募兵」制,就是台灣的年輕人將來都不必當兵了,軍隊全部由職業軍人擔當。年輕人當然很歡迎這種制度,但是對於台灣軍隊的實力一定大有影響。即使像以色列、新加坡、南韓等國家,也都無法實行「全募兵」制。所以我認為馬政府推行的「全募兵」制,會減弱台灣未來的戰力。

第四項,我認為馬英九的外交休兵和親中政策,已經影響到台灣國軍防衛台灣的士氣。尤其是最近馬政府透過特偵組和監察院,鋪天蓋地在清算、鬥爭國防部的將領,將在過去八年來所有升任的27位上將進行完全調查,另將過去八年來部份升任的五、六百位少將及中將也進行調查,情何以堪!

最後,最重要的問題是,站在台灣人的立場,我們的國防政策應當怎麼做,我提出六項建議:

第一項,繼續強化軍隊國家化。軍隊絕對不能成為國民黨的黨軍。

第二項,要如何強化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的能量。我相信過去八年做得不錯,透過C4ISR系統(博勝案)的建立,讓陸、海、空三軍在陸上、海上及空中可以互相配合作戰。

第三項,要建立「有效嚇阻」的武器及投射系統。有很多機密無法明說,但是我可以向各位報告,過去我們確實有在發展600公里至1,800公里的短程投射系統。我們台灣有這種能力,也有這種準備,但是馬英九上台之後,也要暫緩這項計畫。

第四項,要如何讓台灣的國防產業和民間產業可以配合,以發展台灣國防自主的產業。過去我們八成至九成的武器,包括戰機、飛彈等等,都向美國購買。早上我們也提到美國是否會繼續賣武器給我們的問題。重要的是,短期內仍需要靠美國繼續協助我們,出售戰機、潛艦給我們。總之,我認為台灣未來的戰力要靠自己國防自主的政策。

第五項,要強化台灣在亞太地區與美國、日本的共同防衛體系。雖然台灣和美國、日本都沒有外交關係,但是過去民進黨執政的八年期間,台灣國防部與美國的國防部及日本的防衛省之間,有很好的軍事合作和配合。

第六項,這是中國最不願見到的,就是我們要如何加強全民的心防,並強化台灣全民國家防衛(全民防衛)的準備。這是全民防衛和全民國防的概念。就是要如何建立台灣的主體意識,讓台灣人民不分士農工商,都要認同台灣,來確保台灣的安全,來抵抗中國的威脅和侵略。

 

*本文發表於2009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