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台軍事串連 已不掩飾

施正鋒/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暨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外電報導,美國將與日本共同宣布台海安全是兩國的「共同戰略目標」,這將是繼一九九七年「美日安保條約新指針」出爐、隱約使用「日本周邊有事」來涵蓋\台海安危以來,首度公開將台灣的安全加以國際化。

其實,美日兩國對於中國近年作為超強所進行的藍海政策,一直苦無對策。特別是在去年底,中國核子動力潛艇侵入日本領海一事曝光,讓美國驚覺到中國擴張海權的企圖心,已經在試探美國防衛太平洋島鏈的決心,一時加速原本已經在進行的防衛指針調整,而「台海有事」的想定,可以說是在日本的要求之下,華府正式要將台灣納入美國在東亞建構的防衛體系。

作為台灣的前殖民者而言,戰後的日本對於台灣一直是採取視若無睹的姿態,並未有任何歷史和解的嘗試。相對之下,台灣人由於對於國民黨政權的嫌惡,多少對於戰前的半個世紀作浪漫式的選擇性記憶,甚至是帶有一些不健康的單相思,又彷彿為失去了被養父肯定的機會而惋惜。

自從一九五○年代以來,以美國為馬首是瞻的美日韓軍事共同體,即使不說穿,當然是以中國為最大的假想敵。近年來,儘管美國為了壓制小流氓一般的北韓,不得不與崛起中的中國虛與委蛇。同樣地,日本急欲擺\脫對於中國的戰爭包袱,對於中國的頤指氣使,也只能忍氣吞聲。

不過,由於中國在一九九五、九六年的台海飛彈危機中肆無忌憚,讓美國與日本猛然一醒,不能坐視中國突破兩國攜手捍衛的西太平洋防線,因而有次年的防衛新指針;這樣的軍事同盟安排,即便不是刻意要圍堵中國,至少也要維持起碼的東北亞軍事均勢。

在這樣的脈絡之下,儘管台灣不再被視為不沉的航空母艦,卻能夠在透過「台灣關係法」的防衛承諾,重新取得與日本的準軍事同盟定位。因此,作為美國第七艦隊右翼的日本海軍自衛隊,退役將領不再避諱中國而絡繹於途訪台,顯現出台日之間的關係,已經超越單純的軍事交流程度。當陳水扁總統爆料台灣提供中國潛艇情資給日本,證實美日台三國的軍事串連已不用加以掩飾。

相較於民主黨的柯林頓採取交往中國、疏遠日本的策略,共和黨的布希則對於中國戒慎小心、回頭顧盼日本。疲於奔命的美國國務院,當然不願意台灣在這個節骨眼成為另一個焦點;相對之下,五角大廈必須為美國的國家安全未雨綢繆,太平洋司令自然舉足輕重。據聞,新上任的國務卿賴斯將與國防部長倫斯斐共同會晤日本外相、以及防衛廳長官,再度證明美國知日派凌駕親中派的傾向。

儘管台灣的軍事價值因此水漲船高,然而,距美日要為台灣的主權而與中國對峙仍有一段距離。即使美國與日本同意派遣人道干預部隊捍衛台灣,如果台灣人不願意為自己的生活方式堅持防衛性的國防,任人宰割的南越殷鑒不遠。

* 《聯合報》2005/2/19。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