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以禮
台灣安保協會秘書長
若是想留下一個下臺前的身影,這樣做是個充滿風險的選擇。台灣現任總統馬英九即將在五月卸任,而他所屬政黨也在一月16日的大選中失去政權,不過他非但沒有打算靜靜數饅頭過日字,反而選在一月28日親自前往南海水域,登上南沙群島中最大的天然島嶼太平島(英文名為Itu Aba)。太平島上刻正有台灣軍隊駐守,不過包括中國、菲律賓、越南等國也都宣稱擁有太平島的主權。馬英九的作法無疑激怒了菲律賓與越南,倒是中國的反應沒那麼大:中國甚至還要謝謝馬先生死抱著虛幻的「一個中國」不放,因此對於中國而言,台灣在多方爭議的水域做出主權宣示,無異於替自己的主張張目。
馬先生此舉除了想要再次重申台灣的主張外,也意圖反駁菲律賓先前向海牙常設仲裁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提交的主權訴訟案——菲律賓主張太平島是個不適合人類居住的礁岩,因此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UNCLOS)的規範,只能據以主張沿岸12海裡的範圍為領海,不能以適合人類居住的島嶼為由,提出200海裡專屬經濟海域的主張。馬先生或許也打算推銷一下他所提出的「南海和平倡議」——一份他在去年五月提出卻幾乎無人理會的主張。
此舉的風險,在於有可能引起菲律賓與越南用其他方式加以回敬——比方說是高調視察他們所佔領的島嶼,儘管這種作法的機率不大——而這兩國回敬的動作則會惹毛中國,因此美國駐台代表才會在馬先生宣佈一日往返太平島行程的當下,用不尋常的方式直言不諱斥責此舉「極無助益」(extremely unhelpful)。
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推升南海的緊張局勢。中國一直竭盡所能把南沙群島中的礁岩擴建成具有簡易跑道的人工島,其中有三座人工島的面積已經超越太平島了,前不久還用民航機載運「旅客」登上其中一座人工島(參見附圖),中國另外也繼續在越南主張的經濟海域中設置大型鑽油平臺——這個行為才在2014年引起過要人命的反中暴動。
中國絲毫沒把各國責難當一回事,一位中國官員甚至批評其他主權聲索國的不滿是「侵門踏戶」,並表示「中國才是遭受到威脅的一方」,因為中國認為美國不斷在南海增溫的警告方式,只是其圍堵中國大戰略的其中一部份。誠然,中國的鄰國已逐漸加強彼此之間與和美國方面在安保合作上的層級,好比越南在上星期才批准印度在國內設置衛星追蹤中心,因而可以分享包括南海在內的衛星影像。
中國不斷提升自己在南海的存在感,設法讓中國在南海的主導力量成為不容挑戰的事實,這一點頗令人擔憂,同時也引起美國的關切:不只因為南海是重要的海運路線而已,中國也正試圖挑戰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維持長達70年的優勢地位。五角大廈委託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re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評估美國對亞洲「再平衡」的戰略報告在一月出爐,報告中指出,若依照目前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等到2030年的時候,「南海基本上會成為中國的內海,一如美國現在可以掌控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一樣。」
目前已經採用三種作法試圖規範中國的行為——包括法律、外交與軍事途徑。菲律賓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提請仲裁案的戰略目標,是為了證明中國的固有主張——在地圖上直接用「九段線」把幾乎整個南海都涵蓋在內——並沒有法理基礎。海牙法庭去年十月做出接受仲裁案屬於管轄權的決定讓中國遭到挫敗,不過就算海牙法庭最終做出對菲律賓「有利」的判決,中國也老早就表明不與理會的態度。諸多主張南海主權的東南亞國家——包括菲律賓、越南、汶萊和馬來西亞——都希望他們所組成的區域組織東南亞國協(ASEAN)能夠在相關立場上形成同一戰線,中國自然傾向採取和單一會員國個別協商(或者說是威壓)的作法,而且中國對於如何利用各會員國的內部矛盾進行操弄早已了然於心。
在軍事手段上,儘管近年來區域內的國防花費顯著增加,但是美國目前仍舊是能夠和中國相抗衡的唯一一股力量。有鑒於此,美國海軍於去年十一月也在南海舉行和全球各地軍事演習相互呼應的「自由航行軍演」,派遣軍艦開往有主權爭議的海域,挑戰過度聲張領海範圍的越權主張(excessive claims)。美方表示,自己對於南海的主權爭議並未採取特定立場,只是希望能透過國際法的途徑排解爭端。以南海為例,美國派遣拉森號驅逐艦(USS Lassen)直逼渚碧礁(Subi reef)近海,中國先前則在渚碧礁原本漲潮時會被淹沒的區域,動手增建人工島嶼設施。
然而美方想要傳達的訊息仍舊不夠明確。美國國防部部長艾希頓‧卡特(Ashton Carter)在今年一月曾經提出說明,表示這項演習是為了展現「無害通過」(innocent passage)的成果,亦即只要與軍事目的無涉的話,外國軍艦也可以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範進入他國領海範圍內。這就表示,美國心目中究竟打什麼樣的算盤仍舊是撲朔迷離的狀態。
美國國務卿約翰‧凱瑞(John Kerry)在結束柬埔寨與寮國(今年東協的輪值主席國)的訪問行程後,本週將前往中國訪問,他說現階段需要避免在南海落入「不信任引發緊張情勢的惡性循環中」。歐巴馬總統也即將於二月15、16兩日在加州陽光莊園(Sunnylands)做東招待所有東協十國的領袖舉行高峰會,這場史無前例的高峰會象徵美國對東協的支持,預料中國也將嗅到東協區域各國再次集結與自己相互對抗的味道,只是目前仍看不出這些動作有嚇阻中國將南海轉為轄下內海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