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櫥窗

人與動物的最大差別是:只有人有文化。有些動物也能識別符號傳遞訊息。但是它們無法創造文化、傳承文化。密蜂、螞蟻也過群体生活,但是它們靠天生本能延續生存,它們也無法創造傅承文化。動物靠天生本能生存,其幼兒期很短,很快就能獨立生活;人類的幼年成長學習期很長,有充足的時間學得過去的社會遺產–文化。

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rn) 在其”From Mirror for Man”一書中說:「人類學對文化的定義是:一群人的整体生活方式,個人從其所屬人群(Group) 學得的社會遺產 (Social Legacy),也可說是人所創造的環境。」 他又說:「文化是一種思考、感覺、信仰的方式,那是一種為備末來使用而儲存起來的人群知識 (存在人的記憶、書刊文物中)。」

  • 鄭昭任/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會長 人類最初是過著打獵聚居(Hunter-Gatherers)的生活。在六萬多年前,有些離開人類起源地的非洲,循著Levartin...
  • 蕭家惠◎國立嘉義大學教授 古今中外,大概沒有像台灣人這麼悲哀吧!不但數百多年來都在忍受著外來政權統治神話的謊言及國家尚無定位的環境裡,常在黑暗、不安、沒有尊嚴的...
  • 中華民國與日本國 鑒於兩國由於其歷史文化關係及領土鄰近而產生之相互睦鄰願望; 了解兩國之密切合作對於增進其共同福利及維持世界和平與安全,均屬重要; 均認由於兩國...
  • 盧千惠◎任教於台灣文化學院 二十三日在台中柳原教會,圍著二二八受難者的遺族王育霖夫人,李瑞漢、林連宗兩先生的子女舉行追思禮拜。坐在計程車上,年輕的司機問我:「今...
  • 吉娃思‧巴萬(課程與教學暨幼兒教育博士候選人‧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前言 長期以來,殖民政權為了貪圖原住民豐富土地與山林資源的巨大財富,便屠殺原住民與燒毀原住...
  • 施正鋒(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I feel one of the obligations of the public elements of m...
  • 尊重原住民主體性的歷史 才有分享歷史資產的價值 高萬金(玉山神學院院長) 2000年10月21日在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國際演講廳,舉辦的「霧社事件七十周年國際學術...
  • 許世楷(靜宜大學教授) 一、事件的開端 1871年9月清國與日本國簽署「清日修好條規」,這是清日兩國進入近代性國際關係的開始。而當年12月,硫球船員66名飄流登...
1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