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期-2007-03

1947年發生的「228 事件」,今年已屆滿六十年。回首望去,政府對受難者及其家屬雖有「賠償」與立碑紀念,但是如何從228的史料來詮釋事件本身,進而從中汲取歷史教訓,讓台灣持續邁向轉型正義的大道,則是我們目前所需費心與努力的工作之一。尤其,面對國民黨以不實的史料詮釋「228事件」僅僅是「官逼民反」,而否定族群衝突時,本刊特別以「誰在拼揍228的原貌?」為本期的封面故事,並請許維德博士撰寫〈台灣人應當如何凝視六十年前的悲劇?評馬英九所謂「官逼民反說」的二二八事件「新」詮釋〉,以悼念台灣史上死傷最多的「228屠殺事件」。我們也特別感謝施並錫教授同意本刊以他的畫作〈基隆港的屠殺〉為封面。

前總統李登輝拋出「台灣已是獨立國家、不需要再喊著要獨立」,甚至說「追求台獨是退步的,而且是危險的作法」後,引起關於「台灣到底是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的熱烈討論。邱乾順博士特別為本刊撰寫〈解讀李登輝的台灣主權論述〉,同時我們也轉載黃居正教授刊登在《台灣國際法季刊》〈台灣主張了什麼?〉乙文,希望有助於問題的釐清,並盼經由正名、制憲運動以使台灣成為名符其實「新而獨立」的國家。

為加強本刊的內涵,本期起特新闢【文化視窗】與【網路e世代】二個固定專欄。【文化視窗】本期介紹獲得2006年國家文藝獎的台灣國寶級作曲家郭芝苑。在台灣音樂史上,郭芝苑是相當重要的音樂家,是台灣現代民族音樂的開拓者,除了管絃樂、鋼琴曲與藝術歌曲等作品外,郭芝苑也是台灣第一位完成歌劇(許仙與白娘娘)的作曲家。此外,本欄也介紹1998年在紐約成立的「後劇團」(Post Theater)與台灣舞者柯德峰共同合作,在台北二二八的紀念館演出以紀念館本身為主軸,敘述其時代脈絡的劇場作品-「skinSites-Past Tune」。【網路e世代】則介紹目前網路熱門的網站──「台灣青年」為台灣建國發聲和「維基百科」上有關台獨運動的條目。從黨外時代就以流暢的文筆論政的林世煜先生,本期起將陸續為《共和國》雜誌撰稿。未來,我們也會繼續邀請學者專家為本刊撰文,也希望讀者繼續給我們鼓勵與支持。

總編輯 張信堂 2007.3.9

    • 在歷史長河當中,60年是很短的瞬間,但是對於血肉之軀的人來講,那是年少啟蒙後的整個人生。1947年發生的二二八事件,國民黨對台灣人進行殘酷的大屠殺和白色恐怖,這...
    • 郭麗芬 陰霾的午後,赫然可見停靠在岸邊的巨輪,蕭瑟凝重的空氣,隨即被一聲聲巨響劃破!機關槍的掃射聲不絕於耳,硝煙迷漫中火光飛濺;應聲倒地的人?發出淒厲的哀嚎,驚...
    • 評馬英九所謂「官逼民反說」的二二八事件「新」詮釋 許維德 二二八事件:六十年前的悲劇 一場發生在六十年前美麗島上的屠殺悲劇,一場長久以來被厲行威權體制的統治者列...
    • 林世煜 政論家兼作家 幾天來一直抗拒。不要,不要從這個念頭寫起… 那天經過信義路一段,分隔島上掛著常見的公共活動廣告旗,一式左右兩幅。中文版寫著,「台北國際電玩...
    • 陳茂雄 中山大學教授、李友會委員 關於台灣的國家定位目前有五種主張,第一種主張是外來勢力所形成的利益共同體所提,他們認定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第二種主張(如施...
    • What exactly does Taiwan Claim to be ? 黃居正 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助教授 前言 一九七九年,James Crawfor...
    • 前言 李登輝接受媒體訪問,說出「從未主張台獨,台灣已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追求台獨是倒退,是危險的」的論調後,引發許多獨派人士大彈,認為李登輝立場變了。分析李登輝...
    • 宗像隆幸 亞洲安保論壇幹事侯榮邦 譯 陳水扁總統在3月4日FAPA 25週年慶餐會上致詞時,說「台灣獨立是台灣人民共同理念,也是長期以來的目標」。對此中國的反...
    • 尤榮輝 台獨聯盟文宣部主任 「台灣青年」這個名詞在台灣獨立運動史上有其特殊意義。一九六0年二月,日本明治大學講師王育德與東京大學留學生黃昭堂、廖建龍等六人創辦《...
    • 許維德 維基百科簡介 在某種意義上,創辦僅六年多的線上百科全書「維基百科」(Wikipedia,網址為http://www.wikipedia.org/)是一個...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