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期-2007-03

1947年發生的「228 事件」,今年已屆滿六十年。回首望去,政府對受難者及其家屬雖有「賠償」與立碑紀念,但是如何從228的史料來詮釋事件本身,進而從中汲取歷史教訓,讓台灣持續邁向轉型正義的大道,則是我們目前所需費心與努力的工作之一。尤其,面對國民黨以不實的史料詮釋「228事件」僅僅是「官逼民反」,而否定族群衝突時,本刊特別以「誰在拼揍228的原貌?」為本期的封面故事,並請許維德博士撰寫〈台灣人應當如何凝視六十年前的悲劇?評馬英九所謂「官逼民反說」的二二八事件「新」詮釋〉,以悼念台灣史上死傷最多的「228屠殺事件」。我們也特別感謝施並錫教授同意本刊以他的畫作〈基隆港的屠殺〉為封面。

前總統李登輝拋出「台灣已是獨立國家、不需要再喊著要獨立」,甚至說「追求台獨是退步的,而且是危險的作法」後,引起關於「台灣到底是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的熱烈討論。邱乾順博士特別為本刊撰寫〈解讀李登輝的台灣主權論述〉,同時我們也轉載黃居正教授刊登在《台灣國際法季刊》〈台灣主張了什麼?〉乙文,希望有助於問題的釐清,並盼經由正名、制憲運動以使台灣成為名符其實「新而獨立」的國家。

為加強本刊的內涵,本期起特新闢【文化視窗】與【網路e世代】二個固定專欄。【文化視窗】本期介紹獲得2006年國家文藝獎的台灣國寶級作曲家郭芝苑。在台灣音樂史上,郭芝苑是相當重要的音樂家,是台灣現代民族音樂的開拓者,除了管絃樂、鋼琴曲與藝術歌曲等作品外,郭芝苑也是台灣第一位完成歌劇(許仙與白娘娘)的作曲家。此外,本欄也介紹1998年在紐約成立的「後劇團」(Post Theater)與台灣舞者柯德峰共同合作,在台北二二八的紀念館演出以紀念館本身為主軸,敘述其時代脈絡的劇場作品-「skinSites-Past Tune」。【網路e世代】則介紹目前網路熱門的網站──「台灣青年」為台灣建國發聲和「維基百科」上有關台獨運動的條目。從黨外時代就以流暢的文筆論政的林世煜先生,本期起將陸續為《共和國》雜誌撰稿。未來,我們也會繼續邀請學者專家為本刊撰文,也希望讀者繼續給我們鼓勵與支持。

總編輯 張信堂 2007.3.9

    • 曾韻潔 歷史如何透過藝術轉譯?藝術語言如何傳述建築物本身的故事? 「膚所在skinSITEs」演出是「後劇場」(Post Theater)跨文化創作計畫之一,第...
    • 林秀鄉 整理 2006年獲行政院文化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10屆國家文藝獎的台灣國寶級音樂家郭芝苑,在他的作品中,最為人所知的,可說是後來被改譯為華語版,放入...
    • 詹文碩 郭乃日著,高手專業出版社,2005。 有些書名令人猜不透書中內容,看完之後才覺得「書不可貌相」,可能僥倖地遇到了一本與自己有緣的好書,偶爾也深深地有上了...
    • 詹文碩 1989年冷戰結束,柏林圍牆倒下象徵著新紀元的來臨。樂觀的氣氛瀰漫各界,彷彿資本主義對共產主義的勝利將為人類帶來永無止盡的福祉與和平的未來。於是,除特定...
    • 太空人 中國在今年一月十一日執行了一項太空試驗,發射一枚由開拓者二號(KT-2)發展而成的衛星殺手飛彈,到達800公里高度,以攻擊武器摧毀了其已除役的一枚氣象衛...
    • 鄭祺耀 企業家 二十一世紀伊始,全球人口約六十億,若年成長率以一個百分點計,每年即增加約六千萬的人口。四十年前的台灣人口為1270萬人,政府即採降低生育率,鼓勵...
    • 王震昭 《台灣公論報》總編輯報導 紀念二二八事件六十週年,台美人今年以非常特殊的方式舉行紀念活動,全美超過三十個台灣社團組織共同發起「為台灣而跑」(March ...
    • 邱偉欣 中研院植微所博士後研究員 親愛的朋友,請你告訴我;你的生命,尊嚴,財產,應該被誰決定? 上個世紀人類的歷史裡,有許多令人恐懼的記憶。 在一次大戰之後,頃...
    • 黃昭堂◎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 今年是二二八事件六十週年,我們期待有新的意義,為台灣帶來新希望。 我們都知道,二二八事件代表著台灣人反抗外來統治的最高潮,特別是面...
    • 蔡丁貴◎台灣教授協會會長 李前總統接受統派媒體的訪問,告訴讀者與觀眾說,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所以台獨是一個假議題,甚至是危險與退步的主張,引起許多追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