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期-2007-07

封面故事「台灣認同的追尋: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即在此思維下策劃而成。賴和(1894~1943)不僅是「台灣新文學」的領航者,也是台灣民(國)族運動的參與者。身為醫生的賴和,在懸壺濟世之餘,以「勇士當為義鬥爭」的精神積極參與社會與文化運動,並透過文學創作替弱勢者發聲,向外來殖民政權進行非武力的鬥爭。值得一提的,賴和深切瞭解在反外來殖民政權的鬥爭中,知識份子的妥協性格時常造成困擾;因此,知識份子的自我批判或覺悟屢屢出現在賴和的作品中就不足為奇了。

成立於1921年的「台灣文化協會」是台灣日治時期第一個成立的反外來殖民政權的社會團體。賴和因緣際會參與文化協會並長期擔任理事,並藉其作品做思想啟蒙工作以及對文化協會發展路線的思考。對賴和專研甚深的清華大學台文研究所陳建忠博士,特別為本刊就賴和與台灣文化協會的關係作一分析論述。

賴和的文學作品,從早期的漢詩,到練習以中國白話文寫作,以致於晚期以台語文寫出兩篇台語小說,我們不免要問,賴和對台灣民(國)族認同又如何呢?邱偉欣博士的「讀賴和的〈台灣通史十首〉」,可讓我們細心體會;而社會學家許維德博士從國族認同的角度,比較兩本研究賴和的專書,詳細論證賴和的台灣國族意識,值得讀者細讀。

    • 林朝億 今年5月下旬,民進黨立委初選告一段落,被點名所謂「11寇」立委,除了段宜康、郭正亮、蔡其昌三人,因為該選區僅有一人參選,以及立委李文忠靠著自己基層實力過...
    • 大腸 民進黨的初選結束,不分區的名單也已經出爐了。媒體所稱的11寇成員全數落於安全名單之外,也令眾人認定這次算是“故“新潮流的大敗。對於此一情勢,11寇的成員自...
    • 陳茂雄◎考試委員、中山大學教授、臺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李前總統這一次赴日領取後藤新平獎以及祭拜靖國神社,藍營當然痛批。祭拜靖國神社事實上是李前總統祭拜自己的兄長,...
    • 林秀珊 2004年,彰化一群愛好臺灣文學、關心社會現狀的學生義工,協助賴和基金會籌劃紀念賴和110週年冥誕的「賴和詩歌節」,「試圖以各種形式向大眾『推銷』賴和這...
    • 賴和,1894年5月28日生於彰化廳線東堡彰化街巿仔尾,本名賴癸河,一名賴河。筆名有懶雲、逸民、甫三、安都生、灰、走街先、浪、孔乙己等。幼年習漢文,根柢深厚,1...
    • 以最近三年的兩本賴和研究專書為主要分析對象 許維德◎中研院民族所博士後研究 引言:馬英九 vs. 賴和 2007年6月,中國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馬英九發表了由「天...
    • 這是我對「四二四」事件公開和大家從頭說起的第一次。 今年是「424」事件三十七週年,這三十幾年來,大家都聽片面之詞,我一直沒向大家講到這事件,有三大原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