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期-2007-09

國家認同是人民對所屬「政治共同體」的集體認同,而集體認同是經由共同的記憶或經驗(如社會、文化、政治等)不斷的衝擊、凝聚建構而成。以台灣的國家認同為例,台灣經由日治時代、中國國民黨獨裁時代、以致於從2000年執政至今的民進黨時代,台灣人的國家認同過程,從日本、中國,以致於目前儼然形成的台灣認同。(根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於2006年11月的民調,六成二贊成台灣獨立,2007年8月的民調更顯示有七成三的民眾,贊成以「台灣」的名義加入聯合國。)
那麼,在台灣國家認同的建構過程中,音樂與國家認同有何互動關係?或者說,是否能藉音樂來激發對國家的自我認同,進而強化人民建構一個獨立自主的新國家的意願?如果說美聲歌手安雅 (Enya) 的新世紀(new age)音樂能讓人聯想到愛爾蘭,Jean Sibelius的「芬蘭頌 (Finlandia)」能凝聚芬蘭的國家認同;那麼,什麼樣的音樂能讓人聯想到台灣或者凝聚台灣的國家認同?

本期封面故事「音樂與國家認同」即是本刊嘗試對此議題所策劃的報導與討論。除了專訪兩位認同台灣的音樂工作者-閃靈樂團主唱林昶佐 (Freddy Lim) 與「建國歌手」王明哲外,也舉辦了一場由朱約信(抗議歌手)、詹宏達(作曲家)與曹馨文(作曲家)為與談人的小型座談會;同時,我們也刊載 Mysteric Eyes 的「音樂人的自我認同:從林生祥談起」,文中從林生祥拒領「最佳客語歌手」談到如何以「台灣聲音」在國際舞台上受到重視與辨識。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韋德寧 (Dennis Wilder) 日前(八月三十日)表示:「台灣,或者說中華民國,目前並不是國際社會上的一個國家 (Taiwan, or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not at this point a st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他的說辭引起「台灣是否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的爭論。我們特別刊載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黃昭堂的「確立台灣主權-台灣國家正常化」一文,也歡迎讀者來信表示您對此問題的看法。

台灣第一位以「部落客 (blogger)」身份上電視政論節目的阿仁(「南部硬梆梆」部落客),以所謂的3B──Blog(部落格)、Book(書)、Broadcast(廣播)概念,在本期【網路e世代】內,談論如何藉由3B拓展影響力。他並從3B與Web 2.0的概念,提出台獨運動也要升級至「台獨2.0」,也即人人都可藉由各種網路串連組織,成為台灣國家正常化行動的創造者、分享者和傳播者。希望阿仁的另類論述,能啟發更多的「台獨份子」散佈在台灣各地。

    • 鄭惠敏 說起來,都是因為那部聖稜上的星光,把雪山拍的那麼美,才會讓我在2006年11月份不自量力的想去爬爬看這座台灣第二高山,然而在準備不夠的情況下,披著寒冷的...
    • 米那娃之梟 希特勒與希姆萊是誰?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希特勒是那個造成歐洲廣泛的戰亂,並且屠殺了六百萬猶太人及許\多被他認為是「劣等民族」的那個混世魔王。而希姆萊正...
    • 座談會時間: 2007年8月14日晚上七至十點 地 點:台北市杭州南路台獨聯盟辦公室 主 持 人:張信堂博士(《共和國》雜誌主編) 與 談 人:朱約信先生(音樂...
    • 林碧華 影響深遠的活動,是有獨特的風格。 在台灣從事社會改革的人士,大多是參加過無數次的訴願、抗爭和遊行。在這數不清的活動當中,那一回是讓人留下深刻記憶呢?二二...
    • 邱偉欣◎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從外觀性徵上分別,人類分成男性與女性,當然還有雙性人。從性取向上來分,又可以把人分作雙性戀、同性戀、異性戀,當然也...
    • 詹文碩◎巴黎經濟戰爭學院碩士 經過前面幾篇文章的介紹,相信讀者已經了解台灣的經濟戰略情勢和經濟戰爭的面貌,以及它可怕的後果。然而,了解威脅的嚴重性只是第一步,面...
    • 林保華 形容馬英九的哲學是「老莊哲學」,這句話應該是名嘴陳立宏發明的,但是這個「老莊」其實是「老裝」,不但是裝模作樣,而且是假裝,關鍵在那個「假」字。莊子的無為...
    1 2